「過敏」是許多人的夢魘,每當季節轉變或吃到某些特定的食物,身體就會產生皮膚癢、流鼻水、結膜炎...等現象,甚至連氣喘都發作了。許多人在吃藥後症狀稍有緩解,但過沒多久又會復發,這表示「病」還是沒有「斷根」!
另外,「自體免疫疾病」也是現代人經常罹患的一種免疫失調的疾病,經常發生在人生最精華的時段,各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的臨床門診的病人數也有日益增加的情形。這種疾病是因自體免疫反應失調所造成的慢性發炎,目前還不清楚確實發生原因,可能跟遺傳、環境與藥物等因素有關,這也是與過敏體質極為相似的地方。
您的體質健康嗎?
傳統醫療上容易把「過敏疾病」及「自體免疫疾病」歸因於「體質不良」,但是從生理角度來看,其實就是體內發生「過度發炎反應」,造成許多發炎症狀,形成發炎體質,在身體各部位出現「紅、熱、腫、痛」等身體不適症狀。
過敏疾病 | 自體免疫疾病 | |
定義 | 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(過敏原)的一個過度反應的狀態 | 體內的免疫細胞攻擊自身體內的其它組織或器官所造成的疾病 |
疾病種類 | 異位性皮膚炎、蕁麻疹、結膜炎、過敏性鼻炎、氣喘等 | 紅斑性狼瘡(SLE)、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、僵直性脊椎炎等 |
罹患比例 | 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患有過敏性鼻炎,十分之一患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 | SLE、RA罹患比例:女大於男 僵直性脊椎炎罹患比例:男大於女 |
治療方法 | 針對症狀治療,使用抗組織胺等消炎藥 | 症狀治療,使用類固醇延緩與控制症狀的惡化 |
體質好壞決定於「先天的遺傳因子」與「後天飲食習慣」。若家中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時,下一代六至八成都有此體質;父母其中一人有過敏時,孩子出現過敏比例為三成;另外飲食中過多高油脂、高熱量、多速食、低纖維,甚至低營養素,都容易產生發炎前驅物,造成體內傾向易於發炎反應的環境,加重發炎症狀。所以透過先天控制及飲食調整絕對可以養出一副「好體質」,尤其是先天體質不良者,更需要後天加強調整。
調整體質從小做起
在各個年齡層當中,嬰幼兒和兒童是預防過敏效果最佳的關鍵期,能夠掌握這段時間,避免持續強化過敏反應、發炎反應,原本過敏的遺傳體質就很可能不發作,而對於已經發生過敏的人,也可因為控制得宜,徹底克服過敏。
臨床研究證實,過敏兒適時補充魚油或乳酸菌都可增加兒童身體抗敏的能力。另外,具有過敏體質的媽媽自懷孕期補充魚油或乳酸菌,對於寶寶有減敏的效果,也可以降低幼兒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。
調整體質的營養療法
當體內壞的前列腺素過度分泌,就引發過度發炎反應,所以只要控制前列腺素分泌,即可有效改善發炎體質及過敏體質。研究指出,魚油富含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分泌、抗發炎的作用,可有效減少並控制體內發炎症狀,是目前有效對抗發炎反應的一種的營養療法,具有以下的輔助醫療的用途。
* 改善過敏與氣喘
飲食中必需脂肪酸(如EPA、DHA等)攝取不足時,容易引起皮膚乾燥、脫皮或皮膚炎等不舒服的症狀。研究指出補充魚油有助於潤滑與修補皮膚細胞,並協調皮膚發炎反應,改善皮膚病變(1)。針對氣喘病人的臨床實驗發現,每天補充3公克的EPA和DHA,可以減輕、調節氣喘病人氣管的過度敏感現象,同時改善肺部功能(2),且魚油能明顯改善氣喘患者呼吸道病變的病理症狀(3),長期調養有助於改善過敏體質。
* 改善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症狀
針對自體免疫疾病,醫療上多是使用類固醇抑制體內過高免疫反應來減緩症狀,不過長期使用類固醇不僅會有月亮臉、水牛肩的症狀,更會造成骨質疏鬆、骨頭壞死、血管脆弱、高血壓、傷肝、傷腎...等副作用,所以利用營養素控制過度發炎反應是較安全有效的方式。研究指出每天補充3公克EPA和DHA有助於減緩紅斑性狼瘡的體內發炎現象、照顧免疫功能,並緩解種種臨床症狀(7)。
* 改善腎臟炎、關節炎
腎臟及關節等器官容易因為過度發炎反應而出現疼痛或腫脹等現象。魚油具抗發炎作用,可減少體內發炎前驅物質的生成,有效緩解發炎反應所造成身體紅腫熱痛的問題。臨床研究指出,補充2.8公克的魚油,可減輕各種關節炎的腫痛及臨床症狀(4-5),避免蛋白尿和減輕腎臟病變的發生(6)。
魚油之外,研究也發現,補充適量的抗氧化劑,如維生素A、C、E、硒酵母,在體內可發揮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,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氧化傷害,且修補因發炎而受損組織,甚至預防發炎症狀出現,避免細胞損傷。
每個人都有其獨特體質,決定身體健康與否,而遺傳和飲食是決定體質好壞最主要因素。基因遺傳因素雖然無法自行掌握,但卻可透過後天的營養來調整您的體質維持健康,擁有一副「好體質」!
參考文獻
1.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., 2002;26(3):151-8
2. Respiration, 65(4):265-9 1998
3. Amer. J. of Clin. Nutri., 1997,65:1011-1017.
4. 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., 1997, 27(2):85-97
5. British J. of Rheumatology, 1993, 32:982-989
6. Carcinogenesis, 1999, 20(2):249-254
7. J Rheumatol. 2004 ;31(8):1551-6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